中国大米以稳定供给应对不确定性
(相关资料图)
国内大米会不会涨价,大米够不够吃,成为近期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大米连年丰收,库存充裕,稻谷自给率超过100%。国内大米供应充足,完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大米市场保持平稳运行有坚实基础。
最近,黑龙江五常水稻遭受洪涝灾害影响面临减产风险,叠加全球大米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大米进口大幅下降等问题,搅得人心惶惶。国内大米会不会涨价,大米够不够吃,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可以说,我国大米连年丰收,库存充裕,稻谷自给率超过100%。国内大米供应充足,完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大米市场保持平稳运行有坚实基础。
今年随着厄尔尼诺现象周期性再现,我国多地水稻主产区遭遇高温干旱、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水稻生产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特别是黑龙江五常市水稻大面积受灾。根据初步统计,今年五常市水稻种植面积约为250万亩,其中受灾面积超过100万亩。五常市水稻播种面积占黑龙江省的十分之一、哈尔滨市的四分之一,水稻产量常年在100万吨以上。五常大米是全国知名的高端大米品牌,减产有可能导致供应紧张、价格上涨。不过,从全国看,我国高端大米种类繁多,完全能够满足人们对高端大米的需求。五常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占比极少,减产不会影响全国大米供需基本面。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之一,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多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水稻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3亿亩以上。其中,南方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94%左右,水稻产量常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并且多年产大于需,库存充裕,调控有力,能够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水稻价格一直保持平稳运行。
从进口看,我国大米实现高度自给,对外依赖程度不高,全球大米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但对进口量影响较大。进口大米价格低于国内大米价格,成为近年来我国大米进口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去年,我国大米进口量达619万吨,同比增长24.8%,首次突破进口配额。今年受印度大米出口禁令、极端天气等各种因素叠加影响,全球大米价格飙升,再加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贬值,进口大米失去价格优势,我国大米进口量大幅下降。根据海关数据,今年1月份至7月份,我国累计进口大米189万吨,同比下降53.3%。其中,7月份大米进口量为10万吨,同比下降79.8%。
进口大米主要用于品种调剂和饲料需求,特别是碎米主要用于饲料原料和工业原料。我国饲料粮供求形势偏紧,大米进口量减少,有可能会影响饲料粮供应安全。我国通过推动进口来源地和品种多元化,确保饲料粮进口的稳定性。从来源地看,自去年10月份开始,我国逐步减少印度大米进口,今年来源地主要为越南、缅甸、泰国、印度等国家。其中,1月份至7月份,印度进口大米占比为11.9%,低于越南、缅甸和泰国,退居第4位。从进口品种看,小麦、大麦可以替代进口碎米做饲料原料,减少大米进口,增加小麦和大麦进口。从海关数据看,1月份至7月份,小麦进口861.5万吨,同比增加52.4%;大麦进口581.7万吨,同比增加53%。小麦和大麦进口量大幅增加,能够有效对冲大米进口量下降对饲料市场造成的影响。
面对多国大米出口禁令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的影响,我国要更加重视国内粮食生产,以国内供给的稳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今年夏粮再获丰收,早稻增产0.8%,给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秋粮生产虽然遭遇极端天气侵袭,局部地区水稻受灾严重,但中晚稻整体形势良好。中央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受灾地区开展农业生产恢复相关工作。各地要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最大程度减少农业损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