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今日报丨运河沿线的水神祭祀文化带
运河沿线的水神祭祀文化带
中国大运河滋养着沿线的人民,为他们提供运粮通道、生活水源,也使得运河沿线居民的民俗文化与运河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千百年来,逐水而行的船民和枕水而居的沿岸居民逐渐形成了与水相关的水神信仰。
大禹陵
(资料图)
运河水神大多是由治水英雄、道德模范或宗教信仰转化而来。较早一位由治水名人演变为“水神”的人物是大禹。大禹重视实地勘察和总体规划,带领官民开发九州土地,开通九条河流,开凿了包括人工运河在内的大量水利工程,建立起了疏川导滞的河网和初期的农田灌排工程体系,奠定了夏朝四百年的基础。后人将大禹奉为水神,并且为了纪念这位治水英雄,人们在浙东运河沿线的绍兴会稽山和会通河畔的山东泰安市宁阳县堽城坝分别修建了禹陵和禹王庙。
金龙四大王 岳蔚敏 摄
运河沿线供奉最多的“金龙四大王”——谢绪则是由道德典范演变而来。元军灭亡南宋后,南宋儒生谢绪不愿甘当亡国奴,投江而死,死后水面涌起一丈高的波涛,托起谢绪的尸体,百姓把他安葬在金龙山,认为他已成神。传说元朝末年朱元璋与元军大战于徐州吕梁洪,谢绪披甲执鞭驱使黄河倒流,阻遏元军战船,帮助朱元璋获得大胜,因此被朱元璋封为“金龙四大王”。谢绪虽死,但百姓颂扬他高尚的气节与情操,激励人们的斗争士气。所以借谢绪的化身敬奉为神,在他投水的苕溪北岸建庙塑像,托名曰:“金龙四大王庙”,以抒发“天地自有正气在”的情思。凡苕溪行船者经过这里,都会上岸跪拜上香,祈求行舟平安。
铁牛
在淮扬运河沿线还有从道教演变而来的“九牛二虎一只鸡”镇水神兽信仰。传说道教始祖老子炼丹得道后,骑一头青牛升天而去。在人间留下九头牛、二只虎和一只鸡,保护着山林湖泊不再遭灾。据传,中国古人认为,牛是大地的象征和载体,自古就有用铁牛镇水的传统;雄鸡,据说可以抵御水患,古人认为洪水属阴性,而雄鸡报晓,可以驱鬼除阴;壁虎,也被古人视作驱除水患的神兽。在明代就有刘伯温设“九牛二虎一只鸡”镇洪水的传说。明代初年,扬州东郊的水网地区常闹水灾,民不聊生。明太祖朱元璋派军师刘伯温前往察看。刘伯温来到此处,发现水底隐藏有水蛟兴风作浪,便在此处浇铸了镇水神物——九牛二虎一只鸡,最后赶走了水蛟,平定了水灾。据史料记载,“九牛二虎一只鸡”虽然不能阻止水灾的发生,却能作为水位测定的标识,为人们起到预警的作用。铁牛所放的位置都是最可能决堤的地方,人们通过观察水位上涨到铁牛的不同部位,就可以判断水患发生的程度。300多年来,运河沿线的镇水铁牛成为老百姓祈求平安,避免洪水侵扰的崇拜偶像。
生活在大运河两岸的人们,一方面享受着运河舟楫、水产等恩惠,另一方面也承受着运河暴虐、泛滥的苦难。因此,运河沿岸的人们对与自己生存息息相关的运河,产生了敬畏崇拜之情,多种形式的祭祀活动都代表着与大运河密切相关的民间信仰。大运河沿线区域不仅是一条繁荣的商品经济带,同时也是一条密集的水神祭祀文化带。
审核丨陈锐
监制丨樊弋滋
统筹丨罗景月
责编、文案丨王瑜
排版丨陈帅
美术设计丨杨桦
校对丨孟京
参考文献丨《活在大运河》
中国水利报社新媒体中心( 影视制播中心 )出品
(收听更多夜读文章,请关注“中国水事”微信公众号,从菜单栏—主题栏目—夜读获取更多内容。)